优秀校友 | 刘佩华:恤孤助学15载,要从精神层面帮助他们
“我时常反省自身,要珍惜眼前的生活。能帮到别人,哪怕只是一点点,我也很开心。”作为中山大学岭南学院EDP领军1班、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会常务理事的刘佩华,在总结她参加恤孤助学活动最大的收获时,用了“珍惜”与“开心”这两个词。
(刘佩华参加恤孤助学活动 受访者供图)
刘佩华走上慈善之路,与一篇报道有关。2004年,刘佩华在 《羊城晚报》上看到了一篇恤孤助学的新闻,“我觉得很感人,所以就主动找到了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会。”刘佩华说,引导她加入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会(以下简称“恤孤会”)的,还有创会人之一的王颂汤。“当时看到年纪这么大的一位长者,依然为恤孤会的事情奔走,我觉得很感动。”实际上,当时恤孤会刚创立不久,无论是规模上,还是人员上都还亟待加强。经过一段时间努力,恤孤会迅速走上了轨道。刘佩华记得,时任会长的王颂汤在恤孤会周年的会议上演讲时,对于会里花了多少钱,帮了多少个孩子等如数家珍,“我觉得恤孤会正在越来越好,所以就报名做了志愿者。”
成为一名志愿者,对于刘佩华来说,还需面对一个问题——家人的不理解。作为公司副总经理的刘佩华,本来就没有太多陪伴家人的时间。“家里人都抱怨,每次恤孤会有活动我就有时间,家里有点什么事我就没空。”刘佩华说,她把参加恤孤助学活动的照片给家人看,跟他们说,这些孩子确实需要我们的帮忙,后来慢慢的家人也都理解了。“现在恤孤会有活动,我都会尽量安排时间参加,一般答应的都会出席。”
(刘佩华参加恤孤助学活动 受访者供图)
参加的活动多了,刘佩华也感触颇多。有一次她到一个家庭做家访,由于父母都外出打工,家里只能剩下孩子。“我看到他们家里贴满了一墙的奖状,孩子们也很用功读书,但因为家里经济困难,姐姐不得不辍学帮补家用,我觉得很难过。”刘佩华说,恤孤会每年能给他们的助学费是有限的,所以更重要的是从精神层面对他们进行辅导,引导他们积极向上,教他们如何面对当前的生活,不要抱怨,而要有一个强大的心灵。“6月份时 我们到信宜的思贺镇走访了两个孤儿,起初他们都不愿意继续读书了,后来在我们的辅导下他们改变了心意。”刘佩华说,听到他们的转变,她感到很欣慰。“我不会给自己太大压力,尽力去做就好,只要能有一点点的帮助,我也很开心。”
近年来,对于失学、留守儿童等群体的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。刘佩华坦言,相比之前,无论是民间还是政府,对于这类人群的帮扶有了很大的提升。而在她身边,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他们的队伍。“未来,我还会继续坚持做下去,我们恤孤会也会秉持‘把好事做好’的理念,一直做下去。”刘佩华说道。